觉正净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87|回复: 0

想许愿吃全素但又怕违愿怎么办?

[复制链接]

4364

主题

4364

帖子

9万

积分

实习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9844
发表于 2023-6-4 17:2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正觉 于 2023-6-4 23:15 编辑


想许愿吃全素但又怕违愿怎么办?


wenda20120520B 21:33

1.关于许愿吃素的问题


女听众:我许愿不吃众生肉,不敢许愿吃素吃斋,因为我怕有时会吃到地沟油什么的,还是有肉、有油的。

臺 長答:不要找这种理由。这种理由不成立的(跟吃素一个样。但是我就怕万一不小心。现在外面很多人卖东西都是掺假的,不小心会吃到那些不好的东西)这个跟你没关系。你只要跟菩薩说我这辈子吃素就可以了.



wenda20160429 52:57

2.难避免五辛,能否只许愿不吃肉、不杀生

男听众:同xiu想许愿吃素,但是现实生活中避免五辛比较困难,能否先许愿不吃肉、不杀生,并把这个功德转给生病的家人呢?


臺 長答:“不杀生,不吃肉”根本不行的,不杀生、吃全素,才有功德(是啊,但是同xiu说在生活中避免不了五辛,比较困难)那我问你,饭粒里面可能有石头,那你饭不要吃,因噎废食?因为你五辛不能不吃,你连素都不肯吃?

这什么話,你告诉我啊?因为怎么样,所以我这个也不去做;因为我这个人眼睛看不清楚红灯,所以我就闯红灯。没这样讲的。



wenda20160501B 20:00

3.单单许愿“不吃肉”的愿力不够


女听众:有个同xiu想许愿吃素,但是他去不了五辛,他能不能先许愿说不杀生不吃肉?

臺 長答:不杀生可以,“不吃肉”这个愿力没有用的,不吃肉还吃鱼,你还不如不许(不是,所有的肉都不吃了,就吃素,但是可能就怕避免不了五辛)要说“所有活的东西都不吃”,这是有用的,但是“肉不吃”没有用的。

wenda20121118B 12:19

4.许愿吃长素的人不小心碰到五辛怎么忏悔


女听众:不小心或有时候没办法,我们许愿吃长素的人,吃到葱之类东西,像已经碰了,怎么忏悔?

臺 長答:那没关系,念几遍净口业真言,然后再念几遍七佛灭罪真言,碰到一点点念这个就可以了,用不着念礼佛;有意吃了,或者吃了大的了,一定要念礼佛了(但是好像之后的一两天都很难受)那就一定要念礼佛了,那没办法(噢,明白了)


zongshu20140701 25:36

5.吃全素要有恒心;人不能太贪;學佛要勇往直前才能成功


女听众:……我想房子卖了明年去拜师。因为工作的原因,我不能够许愿吃全素,我虽然没有许愿,但是平常我基本不吃的。除非公司里面请客,没东西吃我才会吃的……

臺 長答:你这个都不要解释,人有千条理由万条理由。那我问你一句話,人家法师出家了,人家还有什么理由啊?人家法师做得到,人家是因为有愿力,所以人家成功。你做得到吗?你做不到,你找千条理由万条理由有什么用啊?

等到你躺在医院里的时候再跟医生说:“我没空看病啊,所以才这样的。”你去解释啊(我明白了)你记住我一句話:没有恒心的人什么事情都做不成的。我问问你,你这辈子做成什么事情啊?你有什么恒心啊?这个不行那个不行,连拜师这么神圣的事情都开玩笑,房子重要还是拜师重要?你讲什么?你有什么好讲的啊?

(对不起,我太贪了)你贪过头了,所以你现在什么都没有,我告诉你。这种事情讲都不要讲的,有些人人家心态好得不得了,人家什么都有。你去贪好了,贪到后来就是一无所有,贪到后来就是“贫困”的“贫”字,越贪越贫,你看那个“贪”字跟那个“贫”字上面就一个点,那一点就是你的心,你一贪就贫困了。讲都不要讲,没什么話讲的


2016年5月15日西班牙·马德里

弟子开示

有一天,佛陀在精舍——过去没有庙的,当年是精舍,就像我们现在觀音堂一样,一个房间叫精舍,大家在里边念 經——有一个人愁眉苦脸地跪在佛陀的面前说:“佛陀啊,您帮帮我。”佛陀睁开眼睛说:“你有什么事情?”这个人说:“佛陀,我信了佛教之后,我的父亲非常的不赞成,他认为佛教的戒律太多,太严格,他不可能什么都做到,所以他不如不學了。

父亲这样强词夺理的见解,我费尽了口舌他都不能接受。佛陀啊,您能不能救救我父亲,我怕他流转生死,堕落到惡道中受苦。”这个孩子很孝顺,怕他爸爸不幸。佛陀很厉害的,一看他:“你父亲是一个利根之人。”利根是什么?这个人很有悟性,利益,根器。“你父亲是很有根器的人,你只要把我现在跟你说的这个故事告诉他,他就明白怎么回事了。从前有个愚人在旷野中走了好几天,滴水未进,走得口干舌噪,两眼昏花,浑身发热,沿途找水源,一直找不到。

突然有一天,他看到远处有条河,河水清澈明亮,非常的干净。他跑到水边看着河,呆了半天却不想喝,也不想取水。这时候同路的人觉得很纳闷,就问他:‘你不是口渴吗?你找到了水为什么不喝?’这时愚人拉开了干燥嘶哑的嗓子,答道:‘你有所不知,这么多的水,我喝得完吗?我怕我的肚子装不下这么多的水,所以我干脆就不喝了。’

路人听了之后,不禁摇头叹息:‘真是无知的人,多么可怜啊。’”佛陀把这个故事讲完后,青年马上回去告诉爸爸,他的爸爸一听马上开悟,跟儿子一起學佛了。

这个道理就是告诉我们,很多平时在家學佛的人不明白,念 經苦啊,要早点爬起来;要看的东西不能看;很多事情要做,又要吃素;又这个戒律又那个戒律的……他想修行,但是他又被这些吓着了。

其实佛教的戒律是很严格,你不确定自己日后能否坚守戒律,但是你也不应该放弃守戒。虽然你不断定自己能不能全部受持,受持就是我能做到,但是你也不能放弃,因为这样会导致你流转生死,沉迷六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觉正净

GMT+8, 2025-5-26 07:12 , Processed in 0.11245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