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正净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63|回复: 0

深學广播【第29集】【三轮体空真实义】视+字➕扩展

[复制链接]

1446

主题

1446

帖子

6383

积分

实习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383
发表于 2022-9-21 05:3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金刚菩提 于 2023-7-14 16:30 编辑

 

【三轮体空真实义】白話fo法广播讲座-第二十九集

 

 

第29集2019年12月25日第三部
世界上很多人,因为世俗,他们眼睛看得见的觉得都是真的,眼睛看不见的他们认为是虚的,实际上眼睛看到的,用fo法界来讲就是虚的利益,举个简单例子,你们眼睛看得到,我将来毕业,你想想看身体不好了,先进医院了,你有什么前途,你还能赚什么銭,这是虚的,当你拼命地去做啊做啊做啊,做到后来,你把那些銭赚来了,你身体垮掉了,你最后没有利益,那么你就著相了,著相是什么,我为了我为了我的家,为了我的孩子为了我的一切,叫著相,所以我们學佛人不能著相,不能有著相的觀念,著相的觀念是什么,对一件事情有目的地去做,就叫著相,做事情要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没有利益地去帮助别人,为了众生好,没有什么私下自己的利益,所以要让众生的心无事无相,做什么事情不要感觉到,哎哟我今天要做件什么事了,随缘,只要别人过得比你好,你比方说一个妈妈,希望孩子过得比你好吗,一个爸爸希望孩子比你过得好吗,那就是你的善心对不对,那么你们自己到私心的时候,为什么你们觉得我要吃得比他好,我要住得比他好,我要穿得比他好,为什么,那私心啊,那么就叫著相,所以要让众生要放下杂念,知足常乐没有争执,不要有争执,跟人家争争不好的,争到后来就是打,打架的开始是什么争吵,争吵到最后打起来了,夫妻之间开始先吵,你没有什么神经病,两个人,老婆看老公老公看老婆,先看看到一句話都不讲,一下子就拳就上来有吗,先是看不顺眼,神经病,你神经病你坏透了,听得懂了吗,所以不跟人家争了,就保护了你被人家打,你争了就被人家打了,你跟人家争干吗,哪一个吵架不是先吵了后来才打的,你包括世界上很多的战争也好,所以你要和平,就不要去跟人家争,家庭要和睦,就不要跟夫妻争,所以这就是修心,修心不跟别人争,所以世出世间法,就是说你要看到这个世界,到了最后什么都没有无事,所以希望你们要懂得,没有修心,自己要感觉我没有修心,其实你就在修心。
很多人说我没做什么好事,实际上你就在做好事,我指的这个“没做好事”,妈妈你又做好事帮我们了,妈妈没做什么,妈妈你这么累,不累一点都不累,孩子我一点都不累,就这个意思,修心修到后来,烦恼离开身体干净,烦恼离开,烦恼讲的就是思维,身体干净讲的是行为,你看很多人整天做坏事,贪財好色,这些都是身体做了很多坏事,要真正地修到自我的心中的空间,就是干净空的,你看小孩子他不会害人,因为他脑子里都是空的,对不对,所以当你修到空了,然后你心中的污染烦恼,这些不好的东西,在你心中就没有空间,叫心无空间,就是你的房间里,已经放不了坏的东西,只能放好的东西,所以人要心不乱不烦恼要从内心修出真净,真的干净真净,你才能出现真我,你才能拜到真佛,你拜不到真佛,你这么坏,你说你这个人对人家不真心,别人会对你真心吗,你假的人家看不出来啊,这个世界上我告诉你,你把人家都当傻瓜啊,你真心人家就对你真心,你假情假意,人家不会不知道你是假的,所以要修出真真正的干净,你才出现真我,这才是真正的无诤法,所以真正的修行,实际上就是累积功德的一个过程,你们每天做善事累积功德,就在修心。
你们的心很宽,就是在自己心中,铸造了一个清净的空间,清净的环境和空间,所以无相布施要连布施之人,受布施之人布施之物,全部都要看成虚无的假相,所以你对人家好要三轮体空三轮体空就是,没有布施的人,你今天给别人东西,没有布施的人,也没有受布施的人,谁给的,不知道,谁来接受你的布施,不知道,布施的是什么也不去计较,那么你这个人就是,完全看破这种虚无的假相,就像你们今天给人家吃样东西,人家吃掉了你老去讲,那么你现在心中就不是三轮体空,因为我给你吃过这个东西,你吃了我的这个东西,我给你吃的好月饼,三样东西都在,你应该给人家送给人家,你就要忘记,你给人家了你为什么还记着,你给人家了你这叫真给吗,给人家就要忘记,不要等到人家回报给你,很多人就是送了月饼,就等人送一盒还两盒最好,这就是有相布施,无相布施就是不要去看,不要放在心中叫不住心,送给人家就送给人家,对人家好就好过,给过就给过,所以师 父跟你们讲,我们在这个世界当中,布施要超出世间的善心,就是说你今天对别人好,不要去等他的回报,那才叫真正的善事,你不等他的回报,你就只管做功德对他好,对他善良心疼他希望度他,,那你这个人就有功德,所以空性智慧就是善行,如果你今天这个智慧没有空性,那么你只是做了点善的行为,如果你今天做的善事,都为了弘法利生帮助别人,那你就叫功德。
我举个例子你们听听,有一个老妈妈要过马路,有一个人说老妈妈,我来帮助你,他只是扶她过去是一个善行,大家听懂了吗,如果这个人是我们一个fo友,我们修心人要尊师重道,我们要讲孝道,學佛人应该孝顺长辈,因为把所有的长辈,都当成自己的长辈一样,来老妈妈我扶你过去,你说两种扶感情一样吗,一个是把她当成fo友,当成母亲一样,对她真心地好,那么我问你们哪个有功德,当然后面这个有功德,对不对,希望你们要懂得,凡是用心来做一个善事有功德,如果不用心做一件好事,那就是做一件善事,听懂了吗,我们要懂得,在善行当中你还要注意因果,你今天做了一件善事,你又去讲别人不好你又去妄语,你会有漏,你们今天學佛了功德加强了,对不对,过一会儿,又去讲这个不好讲那个不好。
看看有没有漏,漏起来很快的,你们家里应该有过沙漏吧,五分钟的沙漏十分钟的沙漏,你看看它这么小慢慢地漏,你心里就着急了,你们现在的功德,就像这个沙漏一样的,很快地十分钟全部漏光了,你要知道做这点功德多不容易,但是你不好好修,很快地全漏光了,所以跟你们说,一边做功德一边要有智慧,堵住自己所有的不好的,这种言论思维妄语行为,全部都要,每天修心,在修行路上要學会放下自在,放到什么程度呢,无有无就是没有,其实这个无有,fo法语词上用的是叫无有,实际上用人间讲就叫没有,普通話叫没有,当你完全修到心中没有芥蒂,你就变成空无有空了没有了,那么你的本性就见到了,见到你的本性了。
讲一个,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这是《金刚经》里边的一句話,当生如是心,就是學佛人,“如是”是什么,我们要发愿发愿的心,发什么愿,要度一切众生,我应灭度一切众生,不是灭度不是把众生灭了,是我应有这个心来度一切众生,我要把一切不好的全部灭掉,来度一切众生,就是救一切众生,灭意思就是心中一个都不留,我要全心全意地,就是把所有的众生全部度掉,大家听懂了吗,全部度光,就是这个意思,虽然我要救度一切所有的众生,但是实际上没有一个众生被你救的,这什么意思呢,菩-萨就是告诉我们,你们不要以为你们很有本事,你们去救人,实际上人家早就是菩-萨,所以师 父就是跟你们讲,师 父从来没觉得我来救度别人,你们本来皆具佛性,那是佛陀讲的,你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佛性的,,你们用不着我救的,只是我帮你们一点,你们自己明白了而已,大家听懂了吗,就像一个人,有的时候不开心的时候,他在想不通,你跑过去跟他,哎你不可以这样的吗,欸,你说是他自己拥有的吧,也不一定是你教他的,他本来就有这个东西的,所以你灭度一切众生,但是没有一个众生是实灭度者,也就是说没有一个众生是你救的,那么菩-萨这个心就是,做了好事不留名,讲到底,《金刚经》里边就讲这个意思


原文相关拓展开示

 1-2自然段拓展1

著相

Tz教你们常离法相,就是常常离开法相。法就是人间所有的事情,这个世界叫法界。相是什么呢?是著相。你今天看见这个人有銭,你就跑过去奉承他,就叫著相。如果这个人今天没有銭,你会怎么做呢?你看见这个人是穷人,就不理他;你看见这个人过去曾经犯过罪、犯过错,你就不理他,实际上,你就著相了。很多人,老公在外面有一点花心,找了个女人,把老公求回来之后,老婆就著相了,一直怀恨在心。你想想看,你把他求回来干什么?你把他求回来之后整天地恨他,整天忘却不了他所做的那些事情,坏事好事都一样,你是不是著相了?所以要常离法相,要忘记别人的缺点和错误,给别人一个空间,让别人有一个改邪归正的余地。我们學佛人要离开执著的相,多想人家好的,少想人家错的,就是常离法相。听众朋友们,希望大家常离自己的执著相,那么你就会永远觉得你能控制自己的心。自净其意 常离法相 --2014410日白話佛法广播讲座

 

1-2自然段拓展2

不见人非、常思己过,可避免烦恼和争执——巴黎法會问答20150912


同xiu:在修行方面,只有不断地提升境界,消除业障,才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无明。境界越高,对自我认知的警觉性越高,能够避免犯很多的错误,師 父常说"别人都是对的,自己都是错的",是否只有以这种心态才可以不断地消除业障,提高境界,一点一点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无明?

Tz答:这句話很重要。记住了,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只有认为"别人都是对的,我都是错的",你才不会跟人家去争,你不会烦恼,不会嫉妒。大家要记住,"别人都是对的,只有自己错的",这是一个境界。因为当你拥有这个境界的时候,你不会产生烦恼,不会产生无明习气。所以一个好好修心的人,第一,觉得别人都是对的,他自己不会不开心,不会去跟人家争、去抢,"都是我做错"。像很多母亲跟孩子一样,孩子说了千条理由、万条理由,妈妈说"好了,算了,都是我错了"。实际上,妈妈错了吗?妈妈没有错,孩子很多的毛病。但是妈妈为什么说"是我错了"?妈妈境界比孩子高。

 

1-2自然段拓展3

什么是“世出世间法”——白話佛法第5册第29篇《有因缘才会有果报(节选)

 

學佛人我们不靠算命去改变命运,學佛人我们就是要本身借着佛菩薩的力量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你如果用世间所有的法,实际上都无法改变你现在的命运;你只有用世出世间法,你才能改变。“世出世间法”,就是说,你在人间想找到一个法来解决你现在在人间的事情,那是没有办法的。你只有學世出世间法,就是你只有离开了这个世界的想法,你才能解决这世间的法。犹如你小學生永远想不出一个方法来解决你小时候所碰到的困难,你只有跳出小學生,你现在已经學到中學生的思维了,你才能解决小學生的思维。你有了中學生的智慧,你才能解决你小學生时候的那些傻傻的困难、想不通的问题。这就叫道理。你们只有跳出人世间,而来想象人世间的事情,那你才能化解,才能脱离。你在这个人间当中,你想找出一个方法来解除烦恼,那是不可能的。自古以来,多少烦恼?谁能脱离人间的苦难?谁主沉浮?谁能离开啊?

 

1-2自然段拓展4

 

 佛要脱离人的境界;用佛菩薩的智慧才能解脱人间的烦恼Zongshu20171130 07:10 

tz语:學 佛做人,學 佛为人,學 佛要脱离人,境界要上升到菩 萨。人不能被人所困,只有依靠菩薩和佛的智慧才能解脱人间的苦恼和人间的烦恼。苦恼和烦恼是不一样的。烦恼是初级的,苦恼已经到中级阶段了,已经是苦了,尝到果了。烦恼是刚刚开始,如果在烦恼阶段,就能把那些业障克服,念 經念掉,然后自己想得通,好好地念 經,可能你就没有苦恼了,只有烦恼。烦恼来了,要用般若智慧,用菩薩的智慧,用菩提的智慧,所以烦恼即菩提。烦恼来了不要怕,有智慧的人什么都能解决,没有智慧的人什么都解决不了。

 

1-2自然段拓展5

 

觀心无心一切法得自在——新广播讲座第25集《觀心无心 心空境寂》(节选)

菩薩让我们要觀心无常,看到自己的心是无常变化的。要觀心无心,心空境寂——知道这个心最后可以有,也可以没有。你们睡觉之前,一件很难过的事情本来是想不通的,后来实在疲倦得不得了,最后想想:“管它呢,空掉了,不要去想了,有什么好想的?想了也改变不了,明天再说吧。”空了吗?空了之后怎么样?寂了,睡觉。空了之后睡觉,想都不想了。“有什么好想的?这世界不就这么回事吗?”好了,寂静了。一直保持寂静,到后来涅槃了。打坐的时候两个腿一盘,脑子什么都不想,不是寂静了吗?寂静到最后怎么样了?涅槃了。因为人间的一切法都不是真的。

 

很多人觀,觀不了自己的自在,因为觀所有的东西:你觀財,会引起自己的贪心;觀色,就会拥有色心;觀名,会有求名的心。所以叫你们要离境——离开这些境界,到最后要觀自己的心,觀心无心——觀心要觀到自己没有心。烦什么?有什么好烦的?人生不就这么回事?无心了,心空了,境寂了。一切法如幻如化——所有人间的一切,都像梦幻泡影一样。当你知道一切法如幻如化的时候,你一切法得自在,什么都得自在了。

 

1-2自然段拓展6

Wenda20200223 27:26 

 

是否完全空了就不会被染著

 

女听众:六祖惠能的偈语讲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sf的开 示也经常说到要空。请问師 父,如果众生完全空了,是否就根本不会被五欲六尘所染著?

 

tz答:那就是菩薩啊。没了,你说你还怎么染?“本来无一物”了,“何处惹尘埃”啊?(就说明没有任何的著相了,对吧?)对啊。你想想看,你不著相,不著相人间任何一个物体、一个物品,你怎么会惹上?(对)今天这只蚊子来叮你,你没有肉体,怎么叮啊?因为你有肉体了,它才叮。

 

1-2自然段拓展7

 

要真心真意没有真心菩薩不会见你们——沙巴法會开示20150119节选)

 

保持精神上的纯洁,才能接受更多佛法的理念。有一位官员一直不喜欢他的上司,但是嘴巴上永远恭敬,心中想什么别人都不知道。有一天上司生病,他去看望上司,上司在病床上才觉得人生很短,他沉痛叹息道:"我们两个都老了,我还常常犯病,我们两个人谁会先离开这个世界呢?"这位官员谦虚恭敬地说:"当然是您了。"學佛要真心待人、表里一致,假的终会被发现,想从某种虚伪的品质赢得更多,你的内心世界在不经意的流露之后会让你全盘皆输,假的永远是假的。夫妻之间要真,跟孩子也要真,假的换来的永远是假的,真的才能换来真的。很多人拿一点点銭想去买真的名牌包,买得到吗?他只能买假的,背在身上很快就坏了。真心换来真心,假心换来假意,要真心真意,假情假意行不得,學佛人想上天做菩薩,没有真心菩薩不会见你们。

 

 


3-5自然段拓展1

Wenda20191227   38:52  

臺 長开示三轮体空的布施

男听众:有一次秘书处来信解答里讲到三轮体空,就是布施的意思,指施空”“受空”“施物空施空,指布施的人,没有觉得有我在布施;受空,是指接受布施的人,是平等布施,没有分别心;施物空,指所施的物品没有分别。

臺 長答:很简单,没有布施的人,没有接受布施的人,还有一个,没有物品,就是三轮体空。被你讲得这么复杂干吗?就是这么简单(您之前也讲到过,修桥、铺路、建庙……这些都是世间功德,还是有漏的功德,是吗?)你今天想为了众生,完全是发心、慈悲、善良,那你就是有功德;如果你只要有一个回报,或者以后可以让我子孙万代什么什么或者可以让我的家人耀祖光宗或者怎么样,你马上就没功德了(哦。像我们凡是有所求,还是不属于三轮体空的这种布施,是吧?)当然了。三轮体空完全是到了另外一个境界了。三轮体空就是我没有布施,谁布施的?也没有布施的人,我什么都没布施。举个简单例子,妈妈照顾孩子,妈妈说:我又没照顾你们……”就是妈妈脑子里想:我照顾你们是应该的,所以我没照顾你们。应该的,这有什么谢的?妈妈照顾孩子天经地义的,所以就像没照顾一样。我照顾谁了?没有谁好照顾的,他们自己都成长了。还有一个是:我没有付出时间,我也没付出什么功德。那这不就是高境界了吗?(对的。師 父,我们现在许愿、念 經、fang生一般都是有祈求的,这是不是也属于有相的功德?)是啊。求善、求上,应该都没问题的,它不算的;如果你求名利、福报,那就算了(明白了,就是我们多求给自己提升境界、开智慧有关的……)那当然了,你说要精进,他也说你执著啊?不可以讲的(師 父,像刚刚说的有漏的功德,如果我们念功德宝山神咒,是否能变成无漏的功德?)它不是这样讲的,它是你心的一种提升,心灵的一种提升。你今天做一件善事,你心是为众生的,向菩薩學习的,你就有功德;你今天做一件事情,只是纯粹去做一件事情,你就没什么大功德,只有福德(那还是靠我们修心的境界?)对啊,没境界修什么心啊?(明白了,感恩師 父慈悲开示)

 

3-5自然段拓展2

 

Wenda20180902B   17:46  

帮助别人后,对方馈赠礼品怎么办;做功德要无相布施

男听众:師 父之前有讲过“三轮体空”,就是施空、受空、施物空,怎样跟日常生活很好地结合?因为现在有这样一个现象,有时候师兄帮助其他的师兄,被帮助的师兄想送给帮助的师兄一些水果之类的,以示感恩,但是帮助的师兄感觉拿了对方这些感激的物品之后好像功德有漏,所以就很不给情面地不拿这些赠品或者是逃避这些。

臺 長答:对啊,人家要给你,你不收,这是一个好事情。要學会接受人家的不给,为什么?人家不想弄你的功德,你功德不会有漏啊。比方说,人家对你好了,你一定要还人家东西,那不就是一报还一报,不就结束了吗?那做什么功德啊?再举个简单例子,妈妈要把你养大,她嘴巴里跟你说:“我把你养大是为了以后你要照顾我。”那孩子就不领你情了,妈妈对孩子再好,他觉得“你是为了我以后照顾你”,那就不值銭了。我的意思就是说要无相布施——做了好事不留名(同xiu要感恩一下对方,适当地给他一些礼品,那么帮助的师兄到底是接受还是很委婉地拒绝呢?)拒绝、接受都可以。接受的人不要挂在心上;不接受的,人家本身就是不想挂在心上,都可以(好的。因为有的时候人家帮助了自己,自己要感恩一下对方……)你从心里感恩就好了,你感恩就感恩菩薩,“他们都是菩薩派来帮助我的。”你应该感恩菩薩,没有菩薩他会来帮你的?他不學佛他会来帮你的?


3-5自然段拓展3

 

Wenda20191220   34:11  

做好事不留名是无相布施

 

男听众:師 父,做了好事不留名,是一种无相布施吗?

 

臺 長答:对啊,做好事不留名就是无相布施,不著相我做了好事,叫著相。做了好事都没感觉做好事,那叫不著相(師 父,我们在平时生活中、精进學佛修行中,真的是要做到无相布施,是这样吗?)对对对。无相布施的話,高贵,高尚啊。比方说:你今天有水平,你还是平易近人,那就是无相;你有銭了,觉得自己很了不起,那就叫有相了。因为你看到自己的銭財,看到自己的官位,那就叫有相了(对对。觀世音菩薩从不说我救过谁、我救过谁,只是我们感恩觀世音菩薩)对啊,就是这样。

 

3-5自然段拓展4

 

Wenda20180318B   37:45  

无相布施、守戒和福德的关系

女听众:佛陀说过,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请问師 父,无相布施和福德是怎样一种关系?

臺 長答:无相布施就是你做了好事、做了布施之后,財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你布施出去之后不著相。不著相的意思就是不要把它作为一种功德来计算。你不计算,护法神、菩薩都会给你计算,那么你就功德无量了。举个简单例子,你在人间做件好事,你不要去告诉别人,告诉东,告诉西,“你看我做好事了”,那最后“雷锋”不就出来了吗?你想想看,越不想出名的人越出名,越想出名的人越出不了名;不想有銭的人,有的时候就有銭了,天天想有銭的人,越想越穷(明白了。師 父,福德是不是对我们也挺重要的?除了我们生活中多帮助别人,无我利他,多做功德……)对。有福的人才会有道德,没有福的人连道德都没有。你去看,杀人犯那种都是穷凶极惡的,第一个字是“穷”,穷了他才会去做这种事情。所以过去说穷乡僻壤就出强盗,因为命不值銭。所以有时候要有福气,有福气的人才会有道德。你去看,有福气的人,他当然有道德了。这个人有福气成为教授,这个人成为一个领导,他至少有福气吧?他就比较注重道德方面的修养了(明白了。師 父,守戒这一方面对于增加福德是不是也很重要?)那当然了。福德来自于你去布施——財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更来自于你的道德,如果你这个人守戒,你会有道德,有道德的人就跟人家不一样,有道德的人一定会有福德。守戒很重要。你说说看,你守戒,你不讲妄语了,人家尊敬你吧?你不杀生,人家会尊敬你吧?你不邪淫,人家就把你看成好人(明白了)

 




6自然段拓展1

明心见性,佛即是我,我即是佛——白話佛法广播讲座第二十集菩提心遍法界》(节选)

 

 

明心见性,佛即是我,我即是佛,佛我皆无,无无亦无。明心就是明白的心,对什么事情都要明白,要看到自己的本性。你经常看到人家的本性很善良,像佛一样,你心里就不会恨了;你把人家都看成很惡的,你心里会恨。佛即是我,我即是佛,你把自己当佛了,你是不是佛?举个简单例子,我们把佛放下来,改个名字叫好人:好人就是你,你就是好人,好人跟你都是一样的;佛就是你,因为你很善良、很慈悲,你懂得度人,那么你就是佛,佛就是你,到了最后我即是佛,佛即是我。那么佛我即无,因为你已经跟佛一模一样了,你心中也不要专门说我是佛,我不是佛了,因为众生皆具佛性,等到你完全像个好人了,佛就是一个好人的話,你已经是个好人了,你还要说我是好人吗?你肯定就是好人,所以都没了。好人就是你,你就是好人,那还有什么?无无亦无,也无我,也无佛。没有佛了,没有我了,什么东西都没了,那么归还你原始的初始本性,就是得到了你们的初始本性。

 

 

 

6自然段拓展2


佛陀告诉我们众生皆具佛性——BHFF视频开示66 集《佛性平等无二》(节选)

 

佛陀告诉我们众生皆具佛性,只有觉悟人生,只有离开人间烦恼的障碍。要离开一切所知的障碍,感觉自己这个也懂、那个也懂,就会有障碍,就会有执著。为什么我们经常劝别人,懂了也要放下,不懂更要放下? 懂了实际上就意味着你还有很多不懂;不懂就意味着你还要去學,会學到很多智者懂的事情。如果觉得我已经知道很多了,那么你的障碍就开始生起了。为什么要谦虚?为什么要有智慧来消除业力、业障?你们想想看, 一个人有业障,如果没有智慧,他是消除不了业障的; 他必须有智慧,才能消业。任何一个人离开了智慧,就是离开了般若;离开了智慧,就会变得越来越愚痴。

 

要懂得我们与佛性是平等无二的,因为我们内心深处有佛性,佛就在我们心里,我们能够克服人间一切的磨难。因为我们心平等无二,所以我们就是佛,佛就是你,你用这种心态才能在人间成佛。不要以为佛离我们很远,其实只要你的心像佛,你就是人间的佛。要有信心,要有精进力。我们现在用心 靈 法 門化解、消除业障和靈性,用智慧妙法转化因果业力。我们现在是不是这样?念 經,把自己本来不好的业障去除,很多过去上辈子欠别人的,我们慢慢地通过念 經、许愿、fang生在消除自己过去的业障,就是在转化因果业力,在改变我们自身的宿命。

 

6自然段拓展3


虽然度尽众生,但似无一众生得度者”是什么意思?——白話佛法广播讲座第三十集因缘而生,因缘而灭》(节选)

 

菩薩帮了众生,没认为有众生,因为菩薩说众生本来就有觉悟的本性,众生本来就很觉悟,用不着我来帮的,是这个概念。用现在的話讲,就是你做一件事情要给人家面子。这个人不知道怎么做,你帮了他,不要到处去讲:你看,要不是我救济他,他这个关都过不来。不能讲的,这就叫境界。要理解众生,他们本来就有觉悟的本性,所以你度似无度”——你度人了,好像没有度他。菩薩帮助别人,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就是度似无度。其实这就是《金刚经》中说的无相法门,帮了人家像没帮过一样,做了好事不留名,这个人不就是圣人、不就是菩薩吗?为什么我们小时候雷锋这么有名?他做了好事不留名。他做了好事到处去讲,会成为雷锋吗?你们很多人为什么帮了人家到处去讲?你们以后度人度完了要低调。人家越修越好,讲:都是他度我的。”“没有没有,他自己有本性,有佛性。到处去讲:我度的他,就是我,没有我度他,他行吗?讨厌吗?所以希望你们要好好地懂得什么叫《金刚经》中讲的无相法门。

  

佛陀说过:虽然度尽众生,但似无一众生得度者。这就是无相法门。虽然佛菩薩要度尽众生,就是好像,无一众生得度者”——没有一个被你度成的,这就是无相法门,做了好事不留名。妈妈在家里忙了一天,给孩子做两顿饭、三顿饭,吃完了,晚上碗洗洗干净,沙发上一坐的时候,好像今天一天没干过什么事一样。妈妈,谢谢你给我们做饭了。妈妈:没有啊。好像没做过一样。你说这样好,还是妈妈说都是我给你们做的,要不是我,你们吃得饱的?你们有什么力量去读书?你们有什么能力?不是我每天给你们做饭,养你们啊?好?你们有吗?过去就有,没學佛。做了点好事,不要自以为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所以要记住,虽然度尽众生,但似无一众生得度者,这就是无相法门,菩薩行的是无相度众。我们要學菩薩,帮助别人不要著相。但似无一众生得度者,因为菩薩知道众生只是一个幻相,好像帮助别人了,其实这个别人是一个幻相。什么叫幻相?很多人,你度了他之后,他忘记了;有些人你度了他,好了;有些人度了他,白度。是幻相,所以没有必要执著我度了几个人

 

 

 

6自然段拓展4


 

Wenda20171105A   44:16  

梦见師 父帮助别人不留名;出家人是佛陀的孩子

 

女听众:法国法會我们先去了,后来接師 父。头一天晚上梦到師 父,師 父您总是现实中和梦境里一样,都是做好事不留名。我们住的那个房间有新加坡的人,还有韩国的,梦到我们几个人前世都是家人那样的。后来師 父就来了,我看到您的背影,抱着一个孩子就走了。我就猜想是不是師 父把我流产的孩子给抱走了?(对啊)師 父做好事还不留名。

 

臺 長答:就是这样的。我不知道帮了多少人了,我从来不讲的,有什么好讲的?现实当中很多人我看他一眼,我觉得他很苦,我就给他加持,加持了我也不能告诉他,我跑过去跟每个人说我给你们加持了?不要讲啊,人家好了,你开心就好了。觀世音菩薩救了多少人,觀世音菩薩说哎呀,你们谢谢我哦,我觀世音菩薩救你们了?不讲的,听得懂吗?(对。師 父,您是我们的榜样。一出来之后又看到一排穿着白色僧衣的年轻人,都是男的,都是和尚,说里边有一个年轻的男孩子是佛陀……)是佛陀的孩子。佛陀的孩子就是出家人,都是佛陀的孩子(明白了)


6自然段拓展5

 

wenda20170312A  46:51  

 

诚心诚意发愿会得到大加持;不要随便发愿,做不到护法神会惩罚

 

女听众:師 父,您在新加坡开光开示中说道:“有时候我们虽然跟那些无缘众生没有面谈的机会,但是我们要默默地发心、发愿。很多人说不会发愿,tz教你们,如果你们修到一定的境界,真的是想一世修成,你要发大愿。这个大愿就是‘愿他们将来也能遇到佛法,愿我将来成佛的时候,他们能成为我的眷属,使我能够引导他们、救度他们’。”有一位精进的师兄,她想一世修成,她在菩薩面前上香的时候,每次一发这个愿,眼泪就止不住地流下来,泪如雨下、泣不成声。她之前也发过“四宏愿”。请问師 父,她为什么每次都会这样呢?

 

tz答:菩薩给她大加持了(哦)要真的,不要随便发。我不主张随便发的,做不到的話护法神会惩罚的。这次在大法會上诚心诚意的人得到大加持;有的人脑子开小差、不好好修,都得到护法神的惩罚。我只能讲到这里。

 




问答题


问题一:著相是什么意思

答:我为了我为了我的家,为了我的孩子为了我的一切,叫著相,所以我们學佛人不能著相,不能有著相的觀念,著相的觀念是什么,对一件事情有目的地去做,就叫著相(答案仅供参考)

 

问题二:三轮体空是什么意思?

答:无相布施要连布施之人,受布施之人 布施之物,全部都要看成虚无的假相,所以你对人家好 三轮体空,三轮体空就是,没有布施的人,你今天给别人东西,没有布施的人,也没有受布施的人,谁给的,不知道,谁来接受你的布施,不知道,布施的是什么 也不去计较,那么你这个人就是,完全看破这种虚无的假相(答案仅供参考)

 

问题三:我们在这个世界当中,布施要超出世间的善心,这句話是什么意思?

答:就是说 你今天对别人好,不要去等他的回报,那才叫真正的善事,你不等他的回报,你就只管做功德 对他好,对他善良 心疼他 希望度他,,那你这个人就有功德,所以空性智慧就是善行,如果你今天这个智慧没有空性,那么你只是做了点善的行为,如果你今天做的善事,都为了弘法利生 帮助别人,那你就叫功德。(答案仅供参考)

 

 

填空题:

 

1. 世界上很多人,因为世俗,他们眼睛看得见的 觉得都是真的,眼睛看不见的 他们认为是虚的,实际上眼睛看到的,用佛法界来讲就是()。

答案:(虚的利益(答案仅供参考)

 

2. 著相的觀念是什么,对一件事情有目的地去做,就叫()。

答案:(著相(答案仅供参考)

 

3. 要让众生要放下(),知足常乐 没有争执

答案:(杂念(答案仅供参考)

4. 修心修到后来,()离开 ()干净

答案:(烦恼 身体(答案仅供参考)

5. 人要心不乱 不烦恼,要从内心修出真净,真的干净 真净,你才能出现真我,你才能拜到()。
答案:(真佛(答案仅供参考)

6. 所以要修出真 真正的干净,你才出现真我,这才是真正的(),所以真正的修行,实际上就是累积功德的一个过程,你们每天做善事(),就在修心。

答案:无诤法)(累积功德(答案仅供参考)

7. 无相布施就是不要去看,不要放在心中 ()。

答案:(不住心(答案仅供参考)

 

8.在修行路上要學会放下自在,放到什么程度呢,无有 无就是没有,其实这个无有,佛法语词上用的是叫无有,实际上用人间讲就叫没有,普通話叫没有,当你完全修到心中没有芥蒂,你就变成空无有,空了 没有了,那么你的本性就见到了,见到你的()了。
答案:(本性(答案仅供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觉正净

GMT+8, 2025-5-24 17:36 , Processed in 0.12930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