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正净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33|回复: 0

23/4/2023共修《BHFF》开示 第100集 心物一元 返归本性

[复制链接]

25

主题

25

帖子

143

积分

实习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3
发表于 2023-4-23 01:3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悲智双运 于 2023-4-30 21:50 编辑

白話佛法开示 

第100集 心物一元 返归本性


开始视频3:23

佛性常住在心,一切如如不动。


原文第(1)段

在修心中最重要的要修纲领。修心忙了半天,到底什么是修心的纲领呢?就是要如如不动。中国传统上曾经讲过“感而遂通,寂然不动”,实际上就是让我们懂得:今天对什么事情,首先要有感觉,要用心去做,只要去慢慢地感觉,慢慢地去做,你的思维会慢慢地认真,会变化,会想通;寂然不动,就是静默之后你的心会如如不动。所以一个人能够安静,他就不动;一个人心动了,他会有行动。这两句話实际上就概括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學的“心物一元”基本理论。


字幕音频2:23

心不能随外境转,要如如不动


原文第(2)段

什么是“心物一元”?就是心理和物体其实是合二为一的,都是从心来的,这是基本的理论。其实这就讲到了生命的自性和本性,它是寂然不变的,是如如不动的。也就是告诉我们,人的本性内在都是如如不动的,我们应稳住,不应该吵架。如如不动的人不会吵架,如如不动的人不会动不动就跟人家耍性子、翻脸。所以要懂得,本性是永远不会变的,只有当你静下来的时候,才能感受到本性的存在;你在烦恼的时候,找不到你的本性;你在欲望膨胀的时候,丢失了本性和佛性,所以只有寂静才能不动。


视频1:47

见到本性才能寂静;梦中阿赖耶识的境界是最真实的吗


原文第(3)段

如如不动,感而遂通。師 父举个例子,我们把眼睛、注意力放在某一个物体上,这个物体我们就会看得非常明白,看得非常清楚。我们的耳朵也是感而遂通,也就是说实际上你用心,你想听谁就能听到谁说話,你的眼睛想看谁,你就能看到谁。举个简单例子,过去我们要看一个人很不容易,现在容易吗?现在你想看谁,只要上网,什么都看得到;你想念谁了,只要打开Internet(互联网),马上就能够看见。这不就是感而遂通吗?我们耳朵能想听谁的話就听谁的話,“我今天不想听你讲話,很讨厌,我不听。我想听師 父讲课,我就听師 父讲课”,你就能锁定听谁的声音。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当我们用内心关注某一件事情的时候,只要用心和诚意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有一种感知的能力。这就是为什么只要心诚则灵。我们今天跪在菩薩面前,只要诚心诚意,就能够有感知菩薩知道我们在求他的那种能力,我们就能懂得感而遂通。大家明白師 父讲的意思吗?就是当你对某件事情感觉到了,你自己的精神和精力全部参与在、注意力全部用在对某一件事物的判断力的时候,自己的敏感性就来了。举个例子,你对他从来没有防备的时候,你没有敏感力的。今天别人告诉你:“你今天当心,他会在很多人面前讲你的,所以你今天千万不要得罪他。你讲話稍微有一句話得罪他,他就当着人家面马上骂你。”这个时候你到party(聚会)上就会特别当心,怕惹怒他,所以讲話都不敢跟他讲。你是不是有这种感觉来了?这就是師 父告诉你们,一个人只有寂静才能发现宝贝,一个人只有精力都贯注在某一点上,你才能求得菩薩对你的慈悲关怀,你能感受到。


字幕音频1:08

學佛修心,心最重要,心诚则灵


视频3:07

如何理解“寂定于心”


原文第(4)段

師 父在法會上曾经讲过一个小故事,说有一个父亲在上班之前,上班已经来不及了,他为了找手表,找来找去找不到,在发脾气乱摔东西。儿子被他吓得坐在边上声音都没有。最后孩子说:“爸爸,手表在这里。”爸爸这个地方刚刚找过的,觉得奇怪,一件衣服压着,这孩子怎么知道的呢?爸爸说:“孩子,你是怎么知道手表在这里的?”孩子说:“爸爸,我一直没有讲話,我很安静地坐在这里,所以我才听到秒针走动的声音。”这就是告诉我们,一个人静能生慧,安静才能发现自己内心的活动。你的内心在想什么,有时候你根本控制不住;只有安静下来,才能知道自己在想什么。有时候安静下来,觉得“我怎么会这么想的?我怎么这么乱想?我怎么把人家想成这样?”自己都会惭愧,因为智慧来了。所以验证佛法,只有靠寂静,只有靠如如不动,你才能感受到佛法的存在。安静的人能看到佛,安静的人能感受到佛在他的心里,能感受到本性当中的智慧。为什么静能生慧——寂静能生出智慧?为什么要寂灭呢?实际上寂灭就是涅槃,彻悟真理。然后在传统的佛法当中寂然不动,如如不动,就是涅槃,就是一种智慧,就是境界的提升,是一个道理。


视频1:01 如如不动,随缘而静

音频1:08

wenda20150111A 01:00:06 臺 長诠释“涅磐寂静”

女听众:臺 長,我读过《白話佛法》,臺 長说过一个人不能够有念头,如果有念头的話就会造业,比如说那个念头没有众生没有自己,对不对?还有就是台长说过“涅磐寂静”,这四个字我不大明白?

臺長答: “涅磐”就是放下,涅磐就是自己真正的开悟了,完全安静了,处于安静了。因为当你完全知道这个世界怎么回事了你根本不会去争,不会去抢。你把一切都看穿了,你就很安静的,完全能够把自己的心沉淀下来涅磐寂静。


原文第(5)段

師 父再跟大家讲,寂灭了(这个人如果寂灭了,没了;所喜欢的房子如果没有了,寂灭了),你就当然心如如不动。比方说你本来牵挂这个房子,最后房子没了,被家里人卖掉了,那你也就放下这颗心了;你很牵挂这个人,人家最后告诉你,这个同學你牵挂他一辈子了,他已经走了,你是不是如如不动,放下了?你就寂然不动了,他寂灭了。佛教就是告诉我们,人到最后都会寂灭的,都会没有的,你为什么现在要罣碍呢?你的銭会用完,你的房子终有一天不是你的,你的身体也不是你的,你所拥有的一切都会寂灭,那你为什么要罣在你的心中呢?所以佛教讲到后来,它的智慧之谛就是在于“我本来就应该寂灭的,我不应该动这个心,因为我本来的心就应该如如不动,不管他是房子还是人,对我来讲要如如不动”,就犹如本初的觉醒。所以不能因为某一件事、物和人,唤起自己那种欲望的心,要知道一切都是苦空无常。師 父举个简单例子,当你刚刚五岁懂点事情的时候,有个人告诉你说:“你来的时候什么都没有,你现在还要什么?”可能这孩子就想:“是啊,我什么都没有的。”等到他一辈子拥有了房子、汽车、妻子、孩子……一切的时候,他就放不下了。


音频2:37

wenda20120727 26:15 梦中出现“寂灭”两个字;學佛不要學得太杂

男听众:第二个梦:梦里有一个女孩,是从小跟我在一起的,但不是我的亲姐妹。她老是想害我,但我预先能够知道,能够避开她。最后一次是在一个山上,旁边是悬崖,有一条路,好多穿古代衣服的人走来走去,她想把我推下去,我顺顺一拽,自己又回来了,把她也给拽回来了。然后我就跟她讲“释迦牟尼佛曾经做过忍辱仙人,歌利王想割他的肉”那个故事,我说:“如果你想做,你可以现在把我杀了。”她没说話,我就跟她一直往西走到路的尽头,我们就变成太阳似的那种光。梦里就有两个字 “寂灭”,这是什么意思啊?

臺 長答:首先、你们两个人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第二、这个要害你的姐妹啊,现在身上有东西(噢,但我不认识她)你以为不认识就不来找你啊,有时候过去的朋友,你突然之间看见,你也不认识的呀(噢,这样的)还有你學佛不要學得太杂,东學學西學學,學到后来就麻烦了(对,我跟臺 長學了一年了嘛,以前我看了好多书)所以你要特别当心。“寂灭”是----人的灵魂等到安静了,静下来了,已经寂灭了,实际上就是到达另外一个空间了,只有寂灭才能到达另外一个空间,实际上让你修得更好(噢,那还是可以)


原文第(6)段

所以要懂得寂灭的道理,也就是说归元——归到零。所以为什么叫“元旦”?是一个重新开始,元——归元。这就是告诉我们,你只要有这颗寂静的心,你实际上看见这世界上人物、事物没有一样在变化,还是如如不动的。举个简单例子,你们今天在座的已婚男士,你只要今天坐在下面听课了,你说你太太在家里,你没有罣碍。那么想象一下,你如果在二十年前、三十年前一个人的时候,没有这个家的时候,你坐在这里是不是一个人?今天是不是跟三十年前是一样的?你没有动,没有变化。那么再往前想,你生出来的时候是一个人,死的时候也没有人陪你一起走,是不是一对一?是不是从原始到终结都是一?所以叫归元。


音频0:41

Wenda20190301 01:00:16

梦见有声音说“再有八天你就寂灭了”


女听众:同xiu看完《白話佛法》讲解心经后,梦到在黑暗中出现白色的牌子,上面写了“寂灭”两个字,在梦里感觉就是心经里的字。一个声音说:“再有八天你就寂灭了。”请師 父慈悲解梦。

臺 長答:八年,天上一天,人间一年。八年之后,他可能就会开悟了,开悟之后,实际上就是人间的烦恼心没了,凡尘没了。还有一种解释就是八年就走人了,但是这个“走人”也是开悟了走人(感恩師 父)


原文第(7)段

所以師 父跟大家讲了这些,你把寂静的心从小带出来,最后走了,你的心归于寂静,还是那颗心。这就像有一首歌曲里讲的“我还是原来的我”,你没有什么损失,等你走的时候,一个人走的时候,你损失什么了?这个世界还是照样早上太阳升起、晚上太阳落山。我们人也是这样,因为寂灭不是一个定死的东西,它灭了还会再有,有了还会再灭。佛陀在唯识论中就是告诉我们,人的心是变化的,今天拥有的会变化。所以你要用自己如如不动的心去识别它、去理解它,知道它是如如不动的,到了最后还是归元,这样你的心就不会有贪心,不会有恨心,不会有愚痴心,你就有一种超越时空的感觉了。


原文第(8)段

可能你们没有这种感觉,師 父给你们解释一下。两个人打官司打了五年,每一次想到这官司就难受,一直没有解决这个难事。怎么办呢?没有超越时空感。“再打下去也不一定能打赢,算了,跟他讲吧,大家把这个事情解决就算了,不要再打官司了。”这个时候对方同意了,大家都疲惫了,一下子解决这个问题之后,是不是感觉时空缩短了?所以有时候夫妻两个人打官司,法庭上不见,都派律师,一直不见,不跟你谈,不跟你见面,觉得两个人隔得很远,有时间和空间的距离;然而,当一旦想通了,不能再这么下去了,打个电話,“我们出来谈一下好吧?”他也想谈,两个人把事情讲讲清楚,是不是缩短了时空?是不是马上就两个人在一起了?所以拥有了感应,超越了时空。


视频2:25 恋空《亦复如是》



原文第(9)段

这就是佛教界说,你在外缘和内缘的一感觉、一动——一个感,才会有一个觉悟;没有一个感悟,哪来一个觉悟?对某一件事情的发生产生了一种感,就是感觉,才会有觉悟。所以,我们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的思维、想象都离开本体了,佛经经常叫我们返归于体——本体,我们的本体是我们的佛性。人有时候吵架的时候不像一个人,人在痛苦的时候也不像一个人,因为他离开了本性,本性是他的佛性。佛陀说“众生皆具佛性”,现在没有佛性了,所以才会打架,像动物一样地打,像动物一样地骂,离开了我们原始的本性。


相关开示 摘自白話佛法(广播讲座《六》 【學佛學法要从根源上學起】 佛法乃一切众生的心本具之法,就是说,真正的佛法就是在每个人的心里,真正的佛法就是每个人的本性。如果一个人能够了解自己的本性,就是了解了佛法。孔子有一句話,“人之初,性本善。”人之初,并不是指我们人还是婴儿的时候,而是指我们的本性在无始劫之前,就是指人的最原始的本性是好的。就像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出的“众生皆具佛性”一样。


原文第(10)段

所以任何人做什么事情,实际上都要懂得:“我今天做这件事情,到了最后会回归到我自己的本体当中。”你今天骂别人,最后人家会骂你,还是回到你身上;你今天打别人,人家会找人打你;你今天搞别人,别人一定会搞你;你今天在别人面前讲别人不好,别人也会在他的面前讲你不好。这就回到你的本性,回到你的本身、本体。你们想想看,人一生是不是这样?搞,搞到最后呢?什么都没有,失去。一个人从幼儿时代出生,经过了一生,最后进入老年时代,还是一个人。一个人孤零零地来到这个世界,最后孤零零地一个人离开,你们告诉我是不是就是回归本体,回归你的本性,寂静消失。到了老年,安安静静躺在床上,无声无息地这个人就消失了;那么再投胎,再从他小时候开始,这个灵魂没有改变,他的心在寂静,然后再慢慢地重始——重新开始。而改变就是你所看到的你的身体。实际上很多人说“我改变了”,改变就是你的空性在改变,你的本体没有改变,如如不动。所以很多人说:“哎呀,我怎么不认识自己了?”对了,因为你的外尘太多了,你的业障太重了,所以你改变不了自己的毛病,把自己的本性都改变了,不像原来的人了。只要把你外尘改变,毛病改变,那么你还是有如如不动的本性在。


原文第(11)段

灵魂的感觉,在我们人的身体上永远起着作用,所以一个人只要有灵魂,他就会有感觉。经常说“你的魂不在了”,你这个人就没感觉了。“你怎么连这个都不懂啊?”“哎呀,真的,我忘记了。”你丢失了。佛教比喻我们的本性像海水,被外面境界的风一吹,我们的本性就起波浪了,这就是“感而遂通”。因为你感受到外面环境的变化,使你慢慢才感受到:第一,你心灵本性的存在;第二,你会随波逐澜。但是本性你还是看得到。如果没有风,就不会有浪,那么当你寂静如初的时候,心又回到平静的海洋,所以菩薩就是叫我们如如不动。为什么要起风,为什么有浪?就是你的心在动。我们人的思维情绪也是一样,如果我们人本来没有多想,但是环境影响了,我们就会想得很多。举个简单例子,本来你跟这个人关系一直很好,只要有一个人告诉你他在外面讲过你不好,你的心就开始起波浪了,你就不能很好地用语言、思维和行为来感化他,来帮助他。这就是你的心受到了环境的影响而在动了,你就会产生很多负能量的东西。同样,你听到别人说这个同事对你好得不得了,偷偷地为你在祈祷,为你在干吗,你就会心中产生正能量,这也是一种波浪,但是人间的一切波浪最后都趋于平静,像宁静的大海一样。人的思维情绪安静下来之后,他的思绪会平静。这个人在吵架的时候,他是不理智的;等到他不吵架的时候,他平静了,然后他的喜怒哀乐就会寂然不动。


音频4:04

Wenda20170618B 23:43

关于“本性是空的,是无智体”;《白話佛法》有能量体,要多念

女听众:请问師 父,您《白話佛法》说“本性是空的,是无智体”“六道轮回是惩罚你自身作惡得到的报应,而不是惩罚你的本性”。请问本性就是代表我们的灵魂吗?

臺 長答:本性就是灵魂,内灵魂就是内靈性,就是我们说的良心本性(但是我们如何让我们的本性恢复清净无染,不受业力沉沦苦海?)好好看看《白話佛法》吧(因为師 父您讲的《白話佛法》的这个“无智体”蛮深的)还说太深了,不是有人还说太浅吗?(我们也想把自己的本性跟元灵修成空,修成无智体)你现在已经在修了,破除烦恼,破除烦恼障,无碍无罣,无罣碍,心无罣碍,无所罣碍,大无畏,你不就修了吗?(是的)嘴巴里讲有什么用啊(我们还是要好好跟師 父學,因为太多不明白。師 父,您讲到“人的智慧就是光源体”,我们阅读《白話佛法》的时候,是不是智慧的光源体注入了我们的心田和根本,很多凡人想不通的事因得到了佛法、佛理的加持,就可以把自己处理问题的方式变得更加圆融、有智慧,以善化解惡?是不是将師 父的《白話佛法》应用在生活中,智慧的光源体就会自然散发出来了呢?)是这样,多看《白話佛法》吧。你觉得太难了,说明还没學好,很简单的,要有悟性。要多念,它有能量体的。學佛没有捷径,一步一个脚印(學了心 靈 法 門就很好,所有这些问题改善了很多)乖一点了,你讲話我要睡觉的,无气无力的。你看看有的人气场很好,一接通師 父就有精神。像你这种,像个生病的人一样……你想想看你这种人就是去interview[面试],老板跟你见面,你这种有气无力,人家老板都不敢用啊。要有信心,做什么事情、做人要有信心。老板说:“你有没有信心把我这个部门领导好啊?”“老板,我一定尽自己的心……我会努力的……”人家会交给你的?讲話都能把人讲到睡着(師 父,您的气场太大了,我平时讲話都很凶,但是跟您就讲不上話)


中场视频2:09

毛毛虫过河


—-------划分线------------

下列考题内容选自《白話佛法》共修系列,有兴趣的可以自测一下,看看自己对今天共修的《bhff》理解和掌握多少?


感恩师兄们踊跃参与答题


每期一题

《BHFF视频开示~ 100集 》


【单选题 】


所以要懂得,( )是永远不会变的,只有当你静下来的时候,才能感受到( )的存在;你在烦恼的时候,找不到你的( );你在欲望膨胀的时候,丢失了( )和佛性,所以只有寂静才能不动。

A.悟性 B. 心智 C.本性 D.愿力



      案附后   

                        

出题过程中如有不如理不如法之处,祈请南无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及护法菩薩慈悲原谅。

—-------------------------------

摘自原文第2段


答案 :C.本性

所以要懂得,(本性)是永远不会变的,只有当你静下来的时候,才能感受到(本性)的存在;你在烦恼的时候,找不到你的(本性);你在欲望膨胀的时候,丢失了(本性)和佛性,所以只有寂静才能不动。


《BHFF视频开示~ 100集 》


~题答案选自BHFF原文选段,

答案不具有唯一性,仅供师兄交流學习,

以上法布施如有不如理不如法之处,

祈请南无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及护法菩薩慈悲原谅


----------划分线-----------


结束视频3:00

你进入了对错, 就进入【是非之中】

总音视频时长:27:3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觉正净

GMT+8, 2025-5-22 17:04 , Processed in 0.12571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