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妙语】083_境界超越-提升境界
人要懂得做什么事情要干干净净,做一个人要懂得稳稳当当。现在很多的人,年轻人你不要看他,他就是不稳不当,所以要有定力。師 父讲一个小笑话,一个年轻人毕业了7年,一直找不到工程来让他接一个单。总算有一个大工程了,过去都是接的小订单,有一个大工程是造一根30米高的烟囱,工期是两个月,给他的造价是30万,很多,不过叫他先垫付。他没办法,把这个工程接下来了,拼命地搞,在年底总算完工了。结果人家公司去验收,被人家骂得要死,还没有钱拿。他说“真倒霉”,因为他把图纸看反了,人家是要挖一口井啊。
人要不耻下问,也就是说做什么事情要低下来,不要以为自己什么都懂,因为天外有天、山外有山。我们虽然懂得很多,我们还是要向别人学习的。大家知道,在东汉末年的时候,华陀是一个名医,当时知名度震撼全国。当时他是杰出的医学家,精通医药,尤其是外科。最早的时候他曾经发明了麻沸散,就是麻痹的让人家不痛的,用它来剖腹、开背、切除肠胃等大手术。没想到在那个时候能够动这种手术,非常不容易。特别是在他功成名就之后,他还是谦虚好学。有一次华陀给一个年轻人看病,经过了“望、闻、问、切”之后,他认为患者是患了头痛的风病,可是他又拿不出治疗的方法,急得束手无策,他非常的失望,觉得很惭愧。后来这位病人找到一位老医生,很快地就把他的病治好了。当时华陀听后非常惭愧,他就拼命地去打听这个老医生的住址,决心去拜师学艺。华陀当时已经是名振四方,谁都知道他。他唯恐这个老中医知道他这么有名,不敢收他,所以他就改名换姓到老中医的门下,恳求学医。老中医一看他这么心诚,就收他为徒。从此华陀起早贪黑,任劳任怨,还要做工,虚心好学,终于获得了治疗头痛风病的绝技。华陀满师归来的时候,这位老中医才明白,眼前的这位徒弟就是名医华陀。他一把拉住华陀的手说:“华陀啊,你已经是名扬四海,你为何还要到我这里来受苦呢?”华陀把来意告诉了老中医,并说:“師 父,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学无止境,人各有所长。我不懂的地方,我就要向你学习。”
我们学佛人在学佛当中要谦虚谨慎,好好地跟别人学,只要别人有优点就要学,别人有不管怎么样的慈悲,我们也要跟他学,因为多学你会慢慢地处理人与人的关系。记住一句话,拳不打笑脸人,当你跟别人客客气气,虚心向他学习的时候,他一定对你非常好的——一种和谐的回报。所以我们虚心地向众生学习,吸取众生的智慧,才能不断地拓展、深化、完善自己知识的结构和学佛的理念。华佗拜师不耻下问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一点。希望我们学佛人好好学佛,我们刚刚开始,这也就是方兴未艾,我们要勇往直前,好好学佛,不懂就问,这样你才能在学佛的路上,一步一步让自己走上无上正等正觉。
有一位年轻的商人被朋友出卖,人财两空,痛不欲生,想跳湖自尽。他在湖边碰到了一位观水静坐的智者,便将自己的境遇慢慢地告诉他。这位智者微笑着把他带回家中,让他到地窖中搬出一块很大的冰块。商人虽然百思不得其解,但还是照做了。冰块搬出来之后,智者跟他说:“你用力砍开它。”那个商人找来斧头就砍,不料猛烈的撞击只能在冰面上划下一道细微的印记。这个商人又抡起斧头,全力劈凿,过了一会儿,对着掉落的冰屑气喘吁吁地说:“这个冰实在是太硬了,没办法。”这位智者不语,将冰块放在铁锅中煮。随着温度的升高,冰块慢慢地融化。智者问他:“你从中有所领悟没有?”这个商人就说:“哦,我有些领悟了。我处理冰块的方式不对,不应该用斧头劈,要用火烧。”智者摇摇头,语重心长地跟他说:“我让你看到是成功人生的七种境界。冰虽为水,但是它可以比水强硬百倍,越在寒冷惡劣的环境下,水越能体现出坚强不屈的特性,所以水到冰就是因为靠着它坚强和坚持。这是成功人生的第一个境界,叫百折不挠。水化成气,气看似无形,但这个气在一定的范围内聚集在一起的时候会成为一种聚力,它会变得力大无比,能力无比,这是成功人生的第二种境界,叫聚气生财。水净化万物,无论世间万物多脏,它都能敞开胸怀,海纳百川,无怨无悔地接纳,然后慢慢地净化自己,这是成功人生的第三种境界,包容和接纳。水看似没有力量,自高处往下流淌,遇到阻碍物耐心无限,若遇棱角磐石,可以把棱角磨圆,也可滴水穿石。这是成功人生的第四种境界,以柔克刚。水能上能下,上化为云雾,下化作雨露,汇涓涓细流聚多成河,从高处往低处流,高至云端,低入大海。这就是成功人生的第五种境界,人要做到能屈能伸。水虽为寒物,却有一颗善良的心。它从不参与争斗,哺育了世间万物,却从不向万物索取。这是成功人生的第六种境界,那就叫布施天下。雾有时候似飘渺却有着最为自由的本身,所以聚可以结雨,可以化为有形之水,散掉可以无影无踪,飘忽于天地之间,那就是成功人生的第七种境界,叫功成身退。
人心如水,人之所以能够有能力悬殊,善惡不同、生死之欲,皆因各自的境界不等罢了。曾有人说水是阴阳五行里最强的属性,因为水能灭火,它又能琢木,又能把金腐蚀,又能使土壤流失,但世界上最温柔的东西也莫过于水,而它也是穿透力最强的东西,没有什么能够超越它。所以,水是最宝贵的。为什么我们的心像水一样,有时候我们的心非常刚强,有时候我们的水又像温暖的太阳,能够这么慈悲和善良。为什么我们每天要用水来供菩薩?因为我们希望我们的心像水一样干净,一样透彻,一样慈悲,一样滋润大地啊。
善良的人的心也像水一般平静,不引人注目,心胸沉稳。因为我们不争,我们才能保持自己的原则;一个人跟别人争了,他就没有原则了。无论对自己好还是不好的人和事物,都要学会心如止水。有时候处理事情要懂得像水一样拥有善良,转化慈悲。记住了,慈悲是一个人最大的实力,这是纯洁又干净的心。学佛人做事言行一致,学会包容,随顺众生,海纳百川,上善若水。
当年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有一天,佛告诉诸位比丘:“这个世界上有四种马。第一种马,当别人来骑它的时候,只要它看到鞭子的影子,就能善观情景,一会儿快一会儿慢,完全听驾驭者的心。这是世间第一良马。又有世间良马,不能惊察到往返的鞭影,但是如果这个鞭子不当心碰到它的毛和尾巴,这个马马上就会跑了。比丘们,如果这匹马还不能注意到鞭子的影子,也不能因为碰到它身体的毛和发而顺着驾驶人的想法,那么驾驶马的人抽它一下,碰到它的皮肉它才跑,这是第三种马。如果第三种都不行,一定要铁锤刺身,伤它的皮肉和骨髓,这匹马才有所警觉,一路往前,是第四种马。”在正法时期,佛陀说有四种人存在世间。第一种人,有人因为疾病、困苦而死掉,有些人听到别人生病死了,心里马上就想:“哎哟,他生病死了,我要当心啊。”马上以正思维精进地用功。就像第一种马一样,看见别人发生什么事情,自己马上改变,马上就往前跑,这是第一种善男子善女人。第二种人,仅仅因为听到别人有毛病,身体不好死亡,他没有那么紧张,必须亲自看到别人受着生老病死的苦,“哎呀,这个人这么老,脚不能走了”,他才开始精进用功,这种人就相当于第二种善男子善女人。如果听到或者亲眼看到有人生老病死而不能生起怖畏心,看见善知识和自己亲近的人承受着死亡、生病、痛苦才改变自己的观点,这是第三种人。第四种人对别人告诉他的“这个人死了,老了很苦啊……”不能闻也不得见,他看不见也不知道,只有当他自己生病了,自己苦了,自己痛了,自己要死了,他才会生起厌离心,才会知道这个世界是无常的。就相当于第四种马,没有彻骨之苦,它不会被调伏。
佛陀这个故事就是告诉我们,我们只要看见别人生病了,就要想到自己终有一天也会生病;只要看见别人死了,就要想到抓紧时间好好养心,因为终有一天你也会死掉。这就是觉悟,这就叫智慧。
生活当中的四个境界。一是痛而不言,就是自己痛了不说话,心里承受痛。无言不是不痛,而是面对悲痛和惨痛,有自己的人生观。二是笑而不语,微笑具有排山倒海的力量。所以,人不管碰到什么事情,微微一笑有时候胜过千军万马。三是迷而不失。淡定的人生,修行的人生,痴迷和失态都会离你而去。四是惊而不乱。宠辱很难不惊,人的毛病:一开心,忘乎所以;一不开心,觉得这个世界都是悲惨的。所以要学会宠辱不惊,心惊则心动,而动中有静,惊而不乱,则具有智慧之美,这就是佛法经常给我们讲的“如如不动”。
有一个小孩子问老师:“老师水能流到天上吗?”老师说:“水往低处流,这是自然规律”。“水不能流向天空,老师那天空当中的雨是怎么来的呢?”老师说:“天空当中的雨就是地上留下天空的水。当然水不会直接的流向天空了。当水把自己改变成一位气态,成为一种气体之后,他会升上天空,它和云层对接会形成一种气体,这个时候就会成为天上的雨水”。師 父告诉大家,在人间当我们无法改变一种环境,无法改变一种自然的限定;我们可以像水一样来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心态,成为流向天空的水创造出一种令人惊叹的奇迹!
有一个小青年问一位禅师:“有人称赞我是天才,有人骂我像个笨蛋。法师你看我到底是天才还是笨蛋?”禅师说:“这主要是你如何看你自己,比如有一斤米,你用不同眼光来看,他的价值截然不同。”小青年说:“请法师指教。”法师告诉他:“在家庭主妇看来,一斤米只能做两三碗米饭而已;在农民看来,一斤米最多只值1、2元;在卖粽子的人眼中,把它包成粽子可以卖3元;在做饼干的人看来,把它加工成饼干可以卖5元;在味精厂的老板看来,把它提炼成味精可以卖8元;在酒商看来,把它酿成酒可以卖40元。米还是那一斤米。同样一个人,有人把你抬得很高,有人把你贬得很低,其实你还是原来的你。你的一生有多大的成就不是取决于别人对你的看法,而是取决于你自己怎样看待你自己。”就像我们学佛人的一生,想自己修成,看的是自己的悟性与智慧。学佛人的智慧是无形的,在人的生命中智慧就是钥匙。在海外碰到事情,为什么有些人可以想出办法解决,有些人束手无策在家哭泣?要用智慧的钥匙开启无常带来的业,不执著,随缘生活着。认知生命是责任的开始,是制造善业消除业障的场所。
两个人在森林里遇到一个老虎,一个人马上蹲下来从背后取出运动鞋换上,另一个人看见后骂道:“你干嘛?你跑再快也快不过老虎啊!”换鞋的人说:“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行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21世纪,人没有危机感是最大的危机。看到别人飞机失事、别人生癌症、别人的家庭破裂、别人的孩子和父母闹翻,要想到,有一天你会不会这样?一定要养心学佛,防止危害和危险发生在自己身上。别人不学佛,别人会有灾难和烦恼,我们自己要先换好鞋,才能逃出人生的苦难,只有先救自己才能救度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