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乐一如 动静一如】白话fo法广播讲座-第三十六集
2019年12月4日第一部分
首先跟你们讲,任何一个人持戒很重要的,戒守戒有两种,一个是止持,止持属于自利的,一个人能自己守戒的话,对自己帮助很大,属于小乘,还有一种叫作持,作持是什么,就是你必须要去做,你自己要做,你还要把持住自己的守戒,属于利他帮助别人,所以比方说,你今天看见一个人病倒了,或者这个人比方说摔伤了,或者这个人他是有什么不好,你如果作为止持的话,我修自己我自己管住自己,那么你这个就没错,就说我不动别人因果,你个人种因个人得,你今天伤害自己了,或者你做错什么事情了,我修我的我不动你因果,那么就是小乘修自己,把自己管好,那么作持,就是我必须要有所作为,我必须对别人要去帮助,你看见别人不管,如果看见别人了,看见别人在堕落,或者看见别人在做不好的事情,你不能不管,叫作持,这个守戒就是说如果你不管的话,你就是犯戒了,大家听懂了吗,如果看见一个人做坏事你不管,你犯戒了,这就叫作持。
我们学佛的人,不但要管好自己还要管别人,真的不容易的,很多人说等我修好了再去管别人,你这辈子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你不可能这辈子能修好(再管别人),很难的,所以要靠自己的功德,功德越大,你就会受到菩-萨的护念照顾你,所以你去看,整天忙于在外面做功德的人,他的孩子很出色很优秀,为什么,菩-萨在照顾他家里,我们有很多fo友根本英文都不会的,他的孩子成绩各方面都考得很好,妈妈很多都不懂的爸爸也不懂,所以像这些就是,我们说要靠菩-萨的护持。
经常念 经的人,你会在你的身体上,会涌现出一种光芒,,当你有光芒的时候,那么菩-萨就很容易帮助你了,因为你走到哪里有一团光到哪里,那么当菩-萨在天上,或者护法神看到你,周围的环境都是黑的,很倒霉很糟糕的时候,菩-萨就直接把你这个光给罩住,那么就是我们所讲的金刚罩,所以为什么有些人修心的人,稀里糊涂,晚上太晚了在马路上,明明有个劫过来“三六九”,一个车子过来就撞不到他,所以师 父就是告诉你们,一个人修心能够修到光芒出来,那么这个人实际上就是功德无量,如果一个人能够修出黄光出来,黄光其实就是金光。
这个人是忍辱功德,所以一个人能够忍耐的人,他这个功德很大,你看忍耐的人得平安,你们知道吗,你家里忍耐一下得平安,你跟孩子忍耐一下,家里也保平安,你跟外面单位里老板忍耐一下,你在单位里一直可以干下去,不跟别人吵不跟别人闹,你一直在忍辱的话,比守苦戒更要高不知道多少,就是境界不知道高多少,所以一个人守苦戒,我吃苦我劳动我擦地板,不如守忍辱功德,所以一个人能够忍耐的人,他是一个有修养的人,他能够得到别人尊敬的,你看这社会上一个人不能忍耐,一碰就跳一碰就跳,你说这种人,你说谁尊重他谁喜欢他,最主要一碰就跳的人是有妄念,他心乱了他妄念就出来了,所以一个人心不能乱,妄念不能有,当你真正地想开想通了,你的真如本性就出来了,当你真如本性出来了,那你的烦恼就会没有,你烦恼来的时候,那么你真如本性就找不到了,所以你去看一个人很烦的人,他得不到菩-萨的加持的。
师 父经常跟大家讲,其实修行就是跟无常在赛跑,很多人很快就会出事的,生病什么都有可能的,好好地抓紧时间修心,等到该出事的时候他就不出了,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这是跟无常赛跑,所以等到大限来临的时候,我们都要做好思想准备,那么佛弟子应该将平等,还有一个叫不二,一个人一心一意,能做成所有的事情,一个人这个做做那个做做,那你就做不成事情,所以佛教里边讲平等不二,因为在你的身心修持当中,你的日用当中,你要使自己的妙法,要因佛性而成佛,因为有佛性了你才能成佛,因为你一心一意了你才能成佛,因为你完全懂得生活就是修心,生活就是六波罗蜜,忍耐叫忍辱波罗蜜,天天很努力修心念 经,早上这么早起来,精进波罗蜜,都是波罗蜜。
大凡聪明之人极是误事,非常地误事,就很容易把事情耽误的,你去看好了,这个人好像很聪明,其实把很多事情都耽误掉了,大凡聪明之人相是误事,就是凡是好像很聪明的人,实际上他就是误事之人,实相就是误事,何以故,为什么呢,惟其聪明生意见,你去看,这个人不以为自己很聪明,他就好好地干活好好地事情,他就不会做错事情,为什么他们那些人会做错事情,觉得自己很聪明,我要这样做我要那样做,惟其聪明生意见,接下来,意见一生便坚持之,就是我坚持,我意见生出来之后我就坚持,不肯换,你去看好了凡是自作聪明的人,肯定好的肯定好,人家跟他说不行,,他意见一生出来马上就坚持,肯定好肯定好,而且且不忍割舍,你去看自以为聪明的人,只要讲出意见来,他不肯割舍的他不肯放弃的,因为我讲出来了我死要面子,且不忍割舍,这个世界上很多人很傻的,为什么他们会,大凡聪明之人相是误事,为什么他们会误事,因为他们觉得他们自己很聪明,所以觉得很聪明的人,就会生出不同的意见,他认为自己的意见一生出来,马上就坚持坚持,人家跟他说不好,他又不忍割舍,那么就是开始误事了,你们觉得,过去你们有没有碰到这种人,明明是错的,因为他讲过了他就不改,对不对,很多爸爸妈妈也是这样的,孩子跟爸爸妈妈说,妈妈你不了解的怎么样,我说我就是这样的,听其言必观其行是取人之道,你这个人听别人讲话,你一定要看他的行为,如果这个人讲话,跟他的行为都是一样的,那这个人是好人,如果这个人讲出来的话,跟他的行为不一样,那么这个人就不是好人。
所以是取人之道,就是说,你能够认识这个人的一个方法,所以你不要听他讲要看他做,他做出来的跟讲出来的是不是一样,念佛的时候,第一步要动静一如,动和安静都要一样,今天脑子里想什么,跟身体上做什么都要一样,行是动言行要一致,动静一如,然后苦乐一如,开心也不要过头,开心到最后会苦的,苦了也不要难受,苦到最后会开心的,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苦到底,没有一个人快乐到底的,每个人都有苦乐,因为是人道,动静一如苦乐一如,到了最后什么都不害怕了,因为知道要上天,知道终有一天要走的,所以就不害怕,所以叫生死一如,所以你把苦和乐都不当回事了,你把动和静这个世界上,都不当回事,那你生死也不当回事。
欲界众生根本定不下来,它这个“欲”不是说,天上的欲界天的“欲”,它是指我们人间有欲望的,人是定不下来的,人就是这个毛病什么都动,碰到点事情马上动,一碰就跳对不对,人家一搞你你就跳,不要跳,人道以下就根本不用说了,你们告诉我,有哪个动物动得少一点的,狗不停地动,猫不停地动,老鼠不停地窜,蟑螂不停地爬,就是在欲界天也定不下来,在欲界天上四天王天,忉利天焰摩天兜率天,他化自在天,这些天你也定不下来的,因为在天上太美了美得不得了。
我们现在没有办法入定,靠自己的力量入定很难,那怎么办,靠菩-萨让自己入定,靠菩-萨怎么让自己入定,守戒,你看守戒的人都能入定的,为什么在公共场所人家在吵架,明明你也可以吵架,你为什么不吵,因为你要学菩-萨忍辱,所以你就是守戒,所以守戒才能改变人的思维,所以入定就是守戒,你们知道守戒的力量非常强。
开示一
---广播白话【第33集】【严守戒律 不瞋不痴】
佛菩-萨实际上是一种内在的智慧觉悟,你们记住了,任何一个人学佛成功的人,内在的觉悟最重要,内在觉悟是不跟人家争,不去诽谤人家,不去跟人家闹,什么都平平安安,智慧觉悟,,能觉悟原来的本性,我们小的时候会跟人家争吗,会忌妒别人吗,稍微大一点才会忌妒,你们小的时候都是天真无邪的,那么你如果经常能觉悟自己,我良心很好,我这个人良心很好,那你就是拥有清净的莲花。
你们记住了,讲莲花都是清净的,你们一个孩子坐在下面,安安静静像一朵莲花,你说一个人站在那里,站没站相坐没坐相,一会儿晃来晃去,头晃来晃去,身动来动去,这种人像莲花吗,所以稳如泰山平平安安,就是清净心,他才不受五浊恶世的污染,现在这个世界上五浊恶世。
大家听得懂吗,才能从精神上得到解脱,有本事不要想不开,你就是精神上得解脱,你说你这个人再能干,你今天还苦恼,脸笑不出来,什么事情放不下,你就是没解脱,无忧无烦恼,你这个人不忧虑哪来的烦恼,若能当下开悟,你现在马上就觉悟了想通了,自己想通了,那你现在就是在你的心中佛国,在佛的国家里边,你看看很多人不烦恼的人,在家里安安静静,做做这个做做那个很开心,他心中有佛,他就像在佛国里边一样,
开示二
守住口业成佛一半,能忍辱能吃苦的人才能成功。自己要修成一个好的菩-萨,
要懂得吃苦耐劳,要懂得人境界要提高,要懂得怎么样能够放下自我。
——wenda20151101A 01:04:50
忍辱的果位很高,相当于八地菩-萨。一个能够很有忍耐的人,不发脾气,永远笑嘻嘻的,这就是境界很高的人。一个人要忍耐,要有心理调节剂。
----bhff三册35.无所住心,修行修心
我们要调节自己的心情, 要修忍辱波罗蜜,
"波罗蜜" 是什么?就是智慧。就是要把自己忍辱的智*慧修出来。
我为什么要忍 辱?因为我是在消自己的孽障。为什么要忍辱?
因为我过去生中欠人家太多。
--BHFF6-48
开示三
Wenda20190712
SF开示“一心净念处,无妄非之议;心无垢行方圆,心慈悲行无碍”
男听众:SF,有位同Tong修念nian经时收到一个意念。第一句话是:一心净念处,无妄非之议;第二句是:心无垢行方圆,心慈悲行无碍。请SF开示一下。
TZ答:这绝对是PS在这个人身上跟这个人讲的。现在一句句帮你分析吧。“一心净念处”,把这个心完全归到自己很干净的念头,每一个念头出来都干净。“无妄”,没有妄念了;“非之议”,你想想看,一个人没有妄念了,你在人间还有什么可以去想象的东西?“议”就是议论。“净念”,一个净念,一个干净的念头,你在人间还有什么是非可以讲?就是这个意思(第二句“心无垢行方圆”)如果你心中没有肮脏的东西,你做什么事情要方就方,要圆就圆,这不就是一切顺利吗?(是,下一句“心慈悲行无碍”)你想想看,你做什么事情,行为上做什么事情,“行”实际上讲的就是我们人在行为当中、在运作当中、人的生命当中行,“行”就是行程,行的当中一切都无碍,没有阻碍的。心慈悲的人有什么阻碍?不跟人家作冤,你会有什么阻碍?(是,感恩SF慈悲)
开示四
shuohua20170623
“心灵静极而定,刹那便是永恒”的含义
男听众:SF,您在弟子开示时曾讲到这么一句话,同xiu们觉得这句话有很高的智慧,请SF再给大家解释一下。叫“心灵静极而定,刹那便是永恒。”
TZ答:“静极”,等你静到极点了,就是到了极限了,一个人完全静得下来了,心灵完全静得下来,后来就产生果了。果报是什么?入定了,禅定了,这就是果。因为你心灵静得已经到极限了,你就禅定了。第二句话呢?(刹那便是永恒)刹那什么意思啊?一念善,一念恶,一念善你进入天堂,一念恶你下地狱。所以脑子里只能进善不能进恶,所以刹那就是永恒。为什么?你今天一刹那心里想我杀了他算了,你永远下地狱了(对对对)你脑子里一想,今天这事情不能做,我要做PS,一刹那,你的脑子里进入PS界了。这个功德无量,你救人一命,你以后SI了,你到天上不就永恒了吗?(哦,明白了。谢谢SF的慈悲开示)
开示五:
wenda20170312A 有关念 经后的入定、出定
女听众:请问SF关于念nian经的问题,同xiu按照师 父《bhff》中说的三个合一心气合一、声气合一,还有身心合一的方法静坐念 经,达到身心俱空、念念无念而念的静、空的状态,时间持续半小时以上。现在他在没有自主意识的情况下,突然身体偶尔会动一下,很快会脱离那种静空的状态,比如手指动或者身体晃动等。请SF开示,这是什么原因?
TZ答:这个就是他腾空了,内心空人就轻。所以一个人脑子干净的话,他坐在那里打坐,到后来人就会晃,身轻如燕了(那他突然手指动一下、身体晃一下,他就从这种状态里出来了)很简单,回到现实中。因为手指动了,它是牵动自己的神经,神经有感应的话你就回来了。很多人打坐到最后,突然之间想起来,“哎呀,这个时间不对嘛,这个时间我有感应,应该去接孩子了”,你就出定了。过去叫入定、出定(就是自己有个杂念了?)不是杂念,就是人间的东西已经触动你的神经了。你入定的话,你的里面全是空的;你出定,会有一个东西来刺激你一下,你才会出定的(SF,他想问,接下来念 经应该要注意些什么呢?)不停地念,没有什么注意的。念nian经没有什么窍门的,老实、诚恳、诚心,忠诚ps,就这么好好念(明白了,感恩SF)
开示六:
BHFF第7册第7篇 利益众生 快乐无忧
究竟圆满就是彻底明白道理,比如我今天求婚姻,我求到了,今天我求孩子,我求到了,但是我知道这个不是究竟的fo法,这是ps给我的,是ps在帮助我,是ps在慈悲我,我真正懂得应该通过这些得到的东西来更感恩ps,更加好好地学fo修心,我应该更加懂得如何在社会上,在家庭中,在做人,在自己的修为上更加靠近fo。因为我明白,我有太多的事情要求ps了,我知道有太多受苦的人需要ps帮助了。我不但自己拜fo之后,要懂得fo心,我要把这些fo心告诉更多的人,那么更多的人就能够得到ps的关心和关怀,那么我就能够得到究竟的圆满。因为人家都好了,我才能好,因为人家受苦了,我就心里不舒服,那就是人伤我痛,那就是学习fo法,大家听得懂吗?好好学啊,要提高境界,不能在老路上走......